2009年高考政治经典预测题(3):《文化生活》部分
1、怎样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答:⑴提高辨识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人文精神;等等。⑵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发展、支持、改造、抵制)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生活的正确选择。文化激荡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2、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
答: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③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④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⑤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3、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 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⑵要大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些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⑷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⑸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⑴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⑶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⑷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5、公民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答:(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6、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