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浙江宁波市2013年高三“十校”联考语 文 试 题
 
浙江宁波市2013年高三“十校”联考语 文 试 题

[返 回]   点击数:1139   发布时间:2013/5/11 9:48:34   来源: 】

                                   

浙江宁波市

2013年高三十校联考

语 文  

命题:效实中学  鄞州中学

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ǐng)     )      zhàn)    自如shù

Bchòng)    luò)     )      鼎之作gāng

Ckuàng)    shěn)    nài)     犊情深shì

D.贿)       )      )      羽而归sh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宁波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得隆重俭朴、富有成效,是一次团结民主、求真务实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开拓奋进的大会。

   B当下,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发展迅猛,拍品价格也屡创新高,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成交价令人舌。

   C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副中创作得光彩熠熠,衷情重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

   D.导致中国遭遇28年最冷冬天的元凶是频繁来袭的冷空气,西伯利亚地区不断积蓄着来自北冰洋冷源地区的冷空气,一旦冷空气蓄满就会倾泻而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孩子大多有这样的幻想:在圣诞节的早晨醒来,枕边有一堆自己心仪已久的圣诞礼物。这是由那个颊似玫瑰、鼻如樱桃、长白胡子拖地的圣诞老人呈上的。

   B《阿凡达》的主角站在一个我们况且站不到的高度,是一个残障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军人,没有双腿,却纵横驰骋,掌握制空权,成为幻影骑士。

   C就吉他京剧创意引出的争议,有关专家坚定地认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技艺才是真正的根基,是精髓。艺术创作有时就是一种轮回,我们不能一味求新而舍本逐末

   D.汉文帝刘恒以仁孝闻名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更好地提高高速公路效益,加强国际之间公路运输的联系,中国正加快与国外衔接的步伐,构建国际高速公路网络。

   B艺术化的语文教学让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丰富起来,但既要注重教学的高效,更要注重形式的美。

   C我们的经济正在转型,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以前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投资和国内消费拉动的方式上来。

  D.近日有游客在故宫博物馆内一口清官遗存的铁缸上刻字,其实要想让到此一游真正到此为止,除了需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惩戒力度,还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5.有人问苏格拉底:天地之间有多高?”他毫不含糊地说;三尺。又问:人有五尺,天地之间怎么只有三尺,岂不把天捅个窟窿?”苏格拉底说:所以,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请概这段话的人生哲理。不超过15)(3

                                                                                       

6.请把下面一段话,改写成一首绝句。要求:主要意象齐全,用词贴切,意境符合,偶句押韵。)(4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归牧的牛羊纷纷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

                                                                                    

7.阅读这张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

1简要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并概况寓意。3

内容2                                                                       

 寓意1                                                                      

2试探究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2

                                                                                         

二、现代文阅读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l09

    “中华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命题的形成和问世,既有其历史原因,又有其时代背景。

    所谓历史原因,是因为这个命题并非凭空出现的,是论者对几千年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历史上所谓正闰观”“夷夏之辫的检讨和批判。中华一体的提出,尤其如此。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上传统的正闰观,即正统和非正统的观念,是以汉族为正统,以中原建立的政权为中国,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贵中华,贼夷狄的理论。不过,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如唐太宗就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打破了强调华夷畛域的民族偏见。辽金以来,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传统的“正闰观、华夷现发生很大的变化。辽代中期以后,摒弃了那种以汉族为中心的严华夷之辨”“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金代把传统的正统观批判地接受过来,继承和发展了以前那些否定和淡化华夷之别、区域之分的主张,形成同其他朝代既有共性又有特点的正统观。到元朝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传统正闰观更显过时。元人在修辽宋金三史时,经过多年的激烈争论,最后决定辽宋金三史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尽管当时有人反对,甚至到明朝还有人旧话重提,也都无法改变辽金元的正统地位.清朝也是汉族以外的北方民族为统治民族的政权。从秦统一中国到清代的两千多年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包括各民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是中华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命题的历史依据。

    “中华一体论的出现也有其时代背景,它是针对海外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而提出的。

    在海外中国史研究主要是北魏、辽、金、元、清史研究中,长期流行一种所谓征服王朝论,它是相关研究中的主流理论和指导思想。

    “征服王朝论是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中提出的。他把所谓帝制中国史划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是典型的中国社会,以秦朝、汉朝,以及隋朝、唐朝、宋朝和明朝为代表;第二类是征服和渗入王朝,指中国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其中又分为以北魏为典型代表的渗透王朝渗入王朝,以及辽、金、元、清四个王朝所组成的征服王朝

    “征服王朝论直接借鉴和承袭了20世纪初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者的某些观点,征服王朝论以及其前后出现的类似理论,如南北对立论”“异民族统治中国论”“骑马民族国家论等,尽管其内涵不尽相同,但都过分地强调我国南北地区差异、汉族与非汉族的对立,淡化、否认汉族对非汉族的深远影响,肢解、分裂历史上的中国等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尽管已被广泛认同,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尚待进一步充实、发展和完善。

8.选出不符合传统正闰观的言论或做法的一项    

   A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B内诸夏而外夷狄

   C严华夷之辨             D.辽宋金三史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历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中国逐渐成为以汉族为中心的包括各民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把帝制中国史划分为典型的中国社会和征服王朝两个类型。   

   C金代也认为应该否定和淡化华夷之别、区域之分,不过,金代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正统观有自己的特点。

   D.唐太宗打破了强调华夷畛域的民族偏见,主张贱中华,贵夷狄

10.从全文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形成和问世有何积极意义?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

孤独

意大利  伊塔·卡尔维诺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晚上,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但是门板就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荡,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我的脑袋,就好像是说我不过是说溜了嘴。

    这事儿颇费了我们一点时间,大家都浑身是汗,但最后我们把门板支到足够一个人从下面钻进去的高度了。我们互相看看,十分高兴。然后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让我提着一个口袋,其他人把东西拿过来放进去。

  “只要那些狗日的警察别出现!”他们说。

  “!”我说,他们真是狗娘养的!”“闭嘴!你没听见脚步声吗?”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这么说一次。我很仔细地听着。有点害怕。不,不,不是他们!”我说。

    “那些家伙总在你最不希望他们出现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人说。

    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把他们统统杀了。就行了。我回答说。

    然后他们派我出去一会,走到街角,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我就去了。

    外面,在街角,另有一群人扶着墙,身子藏在门廊里,慢慢朝我移过来。

    我就加入进去。

    “那头有声响,在那些商店边上。我旁边的人跟我说。

    我探头看了一下。

    “低下你的头,白痴,他们会看见我们,然后再次逃走的。他嘘了一声。

    “我在看看。我解释说,同时在墙边蹲了下来。

    “如果我们能不知不觉地包围他们。另一个说,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活捉了。他们没有很多人。

    我们一阵一阵地移动,踮着脚,屏着气:每隔几秒钟。我们就变换一下晶亮的眼神。

    “他们现在逃不掉了。我说。

    “终于我们可以在现场捉拿他们了。有人说。

   是时候了。我说。

   不要脸的混蛋们,这样破店而入!”有人吼道。

   混蛋。混蛋!”我重复,愤怒地。

   他们派我到前面去看看。我就又回到了店里。

   他们现在不会发现我们的。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东西从肩上甩过来。

   快,另外有人说:让我们从后面出去!这样我们就能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我们的嘴上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

   他们一定会倍感痛心的。我说。于是我们潜入商店后面。

   我们再次愚弄了那帮白痴!”他们说。但是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站住,谁在那儿?”灯也亮了。我们在一个什么东西后面蹲下来,脸色苍白。相互抓着手。另外那些人进入了后面房间,没看见我们,转过身去。我们冲出去,发疯也似的逃了。我们成功了!”我们大叫。我绊了几次脚后,落在了后面。我发现自己混在了追赶他们的队伍里。

    “快点,他们说,我们正赶上他们呢。

    所有的人都在那条窄巷里奔跑,追赶他们。这边跑,从那里包抄。我们叫着。另外那群人现在高得不远了,因此我们喊:快快,他们跑不了啦。

    我设法追上他们中的一个。他说:干得不坏。你逃出来了。快,这边,我们就可以甩掉他们了。我就和他一起跑。过了一会,我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了。在一条弄堂里。有人从街角那里跑过来,说:快,这边,我看见他们了。他们跑不远的。我跟他跑了一阵。然后我停了下来,大汗淋漓。周围没人了。我再也听不见叫喊声。我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

11.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请分别概括本小说中荒诞和真实的情节。4

                                                                                       

1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有什么好处?请分点说明。4

                                                                                       

13.小说主人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行为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请结合全文赏析小说结尾的妙处。6

                                                                                       

14.有的作家把这篇小说的题目译为团结精神。结合小说文本,请你谈谈哪个题目更好并阐明理由。6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

刚说

苏轼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国之初,吾归自海南,见故人,问存没,追论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

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吾时通守钱塘,往来常、润间,见君京口。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湿,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君平生可纪者甚多,独书此二事遗其子勰、,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

  注释束洫:吏治太急。

1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出。    趋:小步快走。

   B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且尽斩之。    按:巡视

   C我何    与:参与

   D君平生可者甚多,独书此二事遗其子勰、勖  纪:通,记载,记录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凡免吾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    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好美姬

   B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议不合引去  拜为上卿,勇气闻于诸侯

   C吾以是益知刚者必仁也    念谁为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D不仁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叙议结合,善选有代表性的事件,生动地表现了孙立节刚正不阿的风骨,阐述了刚者必仁的观点。

   B刚者必仁这一观点的看法,作者和孔子是一样的;但对于孔子所处时代刚者的多少这一问题,两人的看法则是不同的。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批评世人明哲保身的做法,另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孙立节的儿子能继承祖上遗风。

   D本文语言简流畅,笔调生动自然,流畅之中有波澜,自然之中具规矩,论证明晰,结构严谨。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7

1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4

                                                                                        

2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3

                                                                                        

19.用给文段中划线的部分断句:3

    荆轲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宽诸侯,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惜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始皇之道异于齐桓曹沫功成荆轲杀身其所遭者然也及欲促槛车驾秦王以如燕童子妇人且明其不能而轲行之其弗就也非不幸。燕丹之心,苟可以报秦,虽举燕国犹不顾,况美人哉!轲不晓而当之。陋矣!

    ——摘自唐代李翱《题燕太子丹传后》

【注】曹沫即曹刿。相传齐国君与鲁公相会,曹持剑相从,挟持齐国君与鲁国订立盟约,收回了鲁国的失地。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0-217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走。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注】①魏夫人:北宋丞相曾布曾巩之弟之妻,在词史上颇负盛名。朱熹曾把她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词林纪事》卷十九引

20.这首词以一个字作为契机结构画面,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请概括全词是如何紧紧围绕一个字展开的。3

                                                                                        

21.陈廷焯评魏夫人词云:情景兼到,颇有周、柳周邦彦、柳永笔意。请从词中饶有情韵的景物描写中选择一处,赏析它的情景兼到之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5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秦伯》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十五》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言志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22.从以上文本看,君子之和君子之分别指什么?2

                                                                                        

23.试从君子修养的角度,结合以上文本中孔子的观点,分析孔子赞同曾皙之志的原因。3

                                                                                        

古诗文默写6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颜渊曰:        ,无施劳。《论语》

2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5碧云天,        ,西风紧,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一技独秀固然动人,但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但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人们需要沟通交流,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有怎样的体会和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首页 | 普通高考 | 高中会考 | 招考快讯 | 高考复习 | 精品题库 | 公告公示 | 专家指导 | 联系我们

免费共享类高考资源网站
杨府山高复学校主办    温州国鼎网络技术支持
金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E-mail:wzgaofu@126.com 
浙ICP备11039732号-1    建议使用IE6.0、1024x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