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
新课程必修3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第二、第三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课文篇目及近六年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表:
课 文 |
04高考 |
05高考 |
06高考 |
07高考 |
08高考 |
09高考 |
汇总 |
《秋兴》 |
|
|
|
|
|
1 |
1 |
《咏怀古迹》 |
|
1 |
|
|
|
|
1 |
《登高》 |
|
|
2 |
1 |
|
3 |
6 |
《琵琶行并序》 |
1 |
1 |
3 |
3 |
3 |
1 |
12 |
《蜀道难》 |
|
|
1 |
1 |
3 |
3 |
8 |
《锦瑟》 |
2 |
|
1 |
2 |
2 |
2 |
9 |
《马嵬》 |
|
|
|
|
|
|
0 |
《寡人之于国也》 |
|
|
|
|
|
|
0 |
《过秦论》 |
|
1 |
|
3 |
1 |
|
5 |
《劝学》 |
|
2 |
1 |
3 |
2 |
8 |
16 |
《师说》 |
|
1 |
2 |
3 |
2 |
1 |
9 |
从六年的高考情况来看,《琵琶行并序》《劝学》是考查的重点,其次是《蜀道难》《锦瑟》《师说》等。2010年高考,估计《秋兴》《咏怀古迹》《登高》《马嵬》等将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必修3第二单元
《秋兴》
1.(09高考安徽卷)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答案】丛菊两开他日泪
《咏怀古迹》
1.(05年高考福建卷)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答案】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登高》
1.(09高考福建卷)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2.(09高考全国Ⅱ卷)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潦倒新停浊酒杯
3.(09高考天津卷)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答案】塞上风云接地阴
4.(07高考山东卷)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5.(06高考四川卷)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句子是:《登高》 , 。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06高考重庆卷)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渚清沙白鸟飞回
《琵琶行并序》
1.(09高考辽宁卷)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继续弹
2.(08高考安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犹抱琵琶半遮面
3.(08高考江苏卷)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江州司马青衫湿
4.(08高考山东卷)弦弦掩抑声声思,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似诉平生不得志
5.(07高考广东卷)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 。_ _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6.(07高考山东卷)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间关莺语花底滑
7.(07高考重庆卷)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未成曲调先有情
8.(06高考上海卷)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9.(06高考四川卷)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 , 。《雨霖铃》 , 。
【答案】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10.(06高考浙江卷)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春江花朝秋月夜
11.(05高考江苏卷)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12.(04高考上海卷)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未成曲调先有情
《蜀道难》
1.(09高考广东卷)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答案】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9高考湖北卷)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答案】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09高考全国Ⅰ卷)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答案】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4.(08高考湖南卷)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答案】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5.(08高考全国Ⅰ卷)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答案】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6.(08高考浙江卷)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答案】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7.(07高考海南、宁夏卷)连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答案】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8.(06高考四川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答案】剑阁峥嵘而崔嵬
《锦瑟》
1.(09高考安徽卷)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答案】只是当时已惘然
2.(09高考江苏卷)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3.(08高考广东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答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答案】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5.(07高考安徽卷)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6.(07高考山东卷)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7.(06高考江西卷)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8.(04高考天津卷)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答案】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9.(04高考湖北卷)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答案】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必修3第三单元
《过秦论》
1.(08高考重庆卷)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答案】招八州而朝同列
2.(07高考福建卷)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贾谊《过秦论》)
【答案】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07高考湖北卷)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极言秦始皇的功业。
【答案】履至尊而制六合
4.(07高考天津卷)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 ,_____ ,百有余年矣。”
【答案】致万乘之势 招八州而朝同列
5.(05高考北京卷)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答案】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劝学》
1.(09高考山东卷)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答案】无以至千里
2.(09安徽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答案】驽马十驾
3.(09高考福建卷)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答案】金就砺则利
4.(09高考江苏卷)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答案】吾尝跛而望矣
5.(09高考全国Ⅱ卷)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答案】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功在不舍
6.(09高考四川卷)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09高考天津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
8.(09高考重庆卷)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答案】虽有槁暴
9.(08高考广东卷)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答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08高考山东卷)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答案】善假于物也
11.(07高考安徽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荀子《劝学》)
【答案】金石可镂
12.(07高考全国Ⅰ卷)木直中绳,_____,其曲中规。_____,不复挺者,_____。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答案】輮以为轮 虽有槁曝 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07高考四川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答案】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4.(06高考北京卷)《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答案】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15.(05高考广东卷)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答案】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05高考湖南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答案】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说》
1.(09高考安徽卷)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答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8高考福建卷)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答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08高考全国Ⅰ卷) 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答案】择师而教之 则耻相师焉
4.(07高考江西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
【答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5.(07高考上海卷)闻道有先后,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答案】术业有专攻
6.(07高考重庆卷)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答案】小学而大遗
7.(06高考广东卷)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06高考江西卷)彼童子之师, , 。(韩愈《师说》)
【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05高考全国Ⅲ卷)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答案】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必修3第二单元
《秋兴》
1.(辽宁省鞍山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
【答案】丛菊两开他日泪 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
【注】无名校试题
《登高》
1.(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名句,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
【答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2.(陕西省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连云港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4.(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2009年高考模拟测试题)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琵琶行并序》
1.(珠海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调研)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自居易《琵琶行》)
【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浙江省上虞市2009年高三调研考试)转轴拨弦三两声, 。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案】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4.(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5.(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7次月考)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6.(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7.(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8.(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9.(上海市重点九校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银瓶乍破水浆迸
10.(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别有幽愁暗恨生
11.(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
12.(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门前冷落鞍马稀
13.(广东省惠州市2009届高三模拟)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别有幽愁暗恨生 铁骑突出刀枪鸣
《蜀道难》
1.(盐城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答案】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山东省烟台市高三3月份诊断性检测)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答案】以手抚膺坐长叹
3.(浙江省宁波市2009届高三年级十校联考)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答案】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4.(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 _。青泥何盘盘,_______。(李白《蜀道难》)
【答案】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锦瑟》
1.(浙江省上虞市2009年高三调研考试)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答案】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2.(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广东省揭阳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答案】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必修3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1.(金华一中2009年2月高三年级测试题)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2.(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7次月考)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过秦论》
1.(云南省昆明市2008—2009学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朝代名)的文学家 总结秦朝灭亡原因时认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答案】西汉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云南省2009年高三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答案】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劝学》
1.(盐城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答案】白沙在涅
2.(上海市闸北区200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长宁区2009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锲而舍之,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荀子《劝学》)
【答案】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全国名校大联考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故不积跬步,_______ ;不积小流,_______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_______ 。弃而舍之,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 。(荀子《劝学》)
【答案】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5.(普陀区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君子性非异也, 。(荀子《劝学》)
【答案】善假于物也
6.(江西省贛州市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 , ,用心躁也。(《劝学》荀子)
【答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7.(湖南省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考试)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劝学)
【答案】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君子性非异也
8.(广东省惠州市2009届高三模拟)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答案】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9.( 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荀况《劝学》)
【答案】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说》
1.(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9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古之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
【答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上海市闸北区200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答案】闻道有先后
3.(长宁区2009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陕西省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答案】小学而大遗
5.(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2009年高考模拟测试题)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答案】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6.(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孰能无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师说》)
【答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秋兴》
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
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登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并序》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9、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蜀道难》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7、剑阁峥嵘而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锦瑟》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1.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过秦论》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6.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7.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