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考招生有哪些录取类别? 答:高考招生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进行。 8.高考各类各段分数线怎样划定? 答:普通类考生分两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60%、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的招生录取。 艺术类校考批校考专业,考生文化总分原则上须达到我省普通类一段线。高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制定破格录取办法的,按高校破格录取办法执行。艺术类统考批根据综合分成绩分两段,各科类或方向第一段按实考人数的60%确定,第二段按实考人数的90%确定。艺术类统考批本科专业要求考生高考总分须不低于我省普通类一段线的75%,其中舞蹈类、表(导)演类的表演专业、音乐类的音乐表演专业,考生高考总分须不低于我省普通类一段线的65%;高职(专科)专业,考生高考总分须不低于我省普通类二段线的70%。 体育类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分两段划线,一段线按实考人数的60%确定,二段线按实考人数的90%确定。 9.高考招生各类别分段线何时公布? 答:各类别分段线在6月26日左右发布高考成绩时一并公布。 10.高考招生各专业投档线怎样确定? 答:各专业投档线不是事先划定的,而是投档后自然形成的。每段投档到某专业考生的最低分,就是该专业投档分数线。每段投档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该段次各专业投档最低分和位次号。 11.各院校在浙江招生计划怎样查询? 答:2024年浙江招生计划将通过书面与网络公布。首轮志愿填报时,第一段考生可通过招生计划书查看各院校在浙招生计划,或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考生办事”-“当下考事”进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计划查询”查看(下载)与自己选考科目和报考科类相符的招生计划。由于录取分二段,在第一段录取结束后高校专业计划会有变化,因此第二轮志愿填报时,剩余计划仅通过网络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考生办事”-“当下考事”进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计划查询”,查看各院校剩余可以报考的招生计划。 12.高考招生志愿以什么方式填报? 答: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为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网报志愿后不进行现场确认。 13.今年分段志愿填报时间怎样安排? 答: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校考批和统考批第一段、体育类提前录取、体育特招生和第一段同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30日;普通类第二段、艺术类统考批第二段和体育类第二段同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27日。 14.考生怎样了解志愿选报流程和策略? 答:为方便广大考生熟悉网上志愿填报操作,确保高考志愿填报顺利进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于6月12日-18日开放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系统,供考生提前进行模拟练习,并于18日关闭系统并清空所有模拟练习填报的志愿信息数据。 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在6月16日-20日主办高考志愿“云咨询周”活动,组织有关高校提供视频宣讲、答疑服务,考生和家长可在相应的直播间收看宣讲、参与互动咨询,足不出户与高校“面对面”交流,方便及时地掌握权威招生资讯和志愿填报方法策略。 今年志愿填报前,省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将首次推出高考志愿填报智能辅助系统,免费提供给全省各中学高三班主任,以便更好地辅导考生选报志愿。 15.今年高考招生志愿填报对选考科目有什么要求? 答: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确定专业(类)选课科目要求,并从2024年招生开始适用。各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分为4类:1科、2科、3科或不提。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可选考任意3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看清楚具体要求。 16.怎样理解考生位次? 答:考生位次,就是考生高考成绩在相应招考类别中的全省排位,是高考分段投档录取的核心依据。在选考科目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档。 17.什么是传统志愿? 答:传统志愿就是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不同专业)。传统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考生的高考志愿是投档的第一要素。传统志愿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18.什么是平行志愿? 答: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符合投档条件即被投档。 19.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是什么? 答:(1)传统志愿里考生填报的志愿在投档时有第一、第二……之分,平行志愿对院校而言考生的每个志愿在投档时都作为第一志愿。(2)传统志愿按“志愿优先”原则投档,首先考虑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只有第一志愿生源不够时才会投档第二志愿的考生,第三志愿类推;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对院校而言考生的志愿没有先后之分。(3)传统志愿里一个考生可能有多次投档机会,平行志愿在每段(轮)一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20.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 答:专业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21.为什么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答:专业平行志愿体现了以生为本、专业导向。一是可解决令考生纠结的不能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问题,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让考生“录其所愿”;二是有利于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三是新高考实行选考后,各专业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不一致,以院校为单位的传统投档模式实际也已无法实施。 22.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 答: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学考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这些因素在投档系统中不设置为限制投档条件,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特别是艺术类招生,高校很可能对专业成绩、乐器种类、声乐唱法、舞蹈舞种等有限制性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从而失去这一段录取的机会。 23.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吗? 答:不能。若投档后被退档,说明一轮一次的机会已经使用,其他专业平行志愿也不能再投档,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轮志愿填报和投档。 24.每段(轮)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有几次机会? 答:每一段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 25.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 答: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情况先选院校再选专业,或者先选专业再选院校,或者选院校和选专业直接结合考虑,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里梳理了其中一种思路供参考: 第一步,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根据考生位次和总分(艺体类为综合分)分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可以使用“冲、稳、保”的原则进行选择。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第三步,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专业性质、所在地域、办学实力、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查阅院校招生章程要求,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26. 高考招生录取何时开始?采用什么方式? 答:今年高考招生录取将于7月上旬开始,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高校采取远程异地录取方式招生。 27.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招生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高考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权在高校。在三位一体招生中,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在综合测评等环节强化对学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对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28.今年我省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规定? 答: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高中阶段户籍、学籍、实际就读均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浙江省所属高校,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项目。 29.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分数该怎么加? 答: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加分,不得累加。 30. 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考生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等内容。 31. 什么是“双一流”? 答: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465个。2022年2月,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共147所。 32. 我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有哪些? 答: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21个学科入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1个学科入选,宁波大学力学1个学科入选。 33.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有哪些? 答:2014年,为加快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浙江省启动“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入选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入选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我省以“省市共建”方式支持温州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创建一流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