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新会考与2009年高考的关系
 
新会考与2009年高考的关系

[返 回]   点击数:1838   发布时间:2009/10/7 9:46:09   来源: 】

2006年9月1日全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虽说整个过程平稳推进,但仍有一些问题萦绕在学生和家长心头: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究竟怎么个评法?学生平时选修一些课程,到底对升学有什么作用?特别是,三年后的高考究竟怎么考?……与此同时,已经接受了三年初中新课改的初中毕业生也将步入高中,迎接他们还将是原来的中考吗?采用了新课程的高中在招生政策上又将如何调整? 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答案。浙江省教育厅最近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坚持并完善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7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就高中会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初中毕业考试、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

本报讯 关于2009年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在制定中了,相信不久即将出台。对于这一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省教研室主任刘宝剑昨天透了透口风——“虽然现在统考科目设置还不清楚,不过今后高考依据统考科目+综合素质评价是肯定的。高考时,我们向高校递交的材料就包括体检表、高考分数、志愿表及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这就意味着,新制定的高中会考制度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今后都会对学生的高考升学产生重大影响。

我省的新规究竟规定了些什么?对所有接受了新课程的学生将有什么样的影响?昨天,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的主任们对这些新政策作了一一解读。

■关于高中会考制度

新规:今后高中虽然还是要考会考,不过随着课程内容的改变,会考也有些改变。

1、将浙江省普通高中证书会考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解读变化:去掉证书两个字,突出高中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水平考试,而不同于社会考试中介机构组织的证书考试。

2、考试科目由10门改为12门,新增通用技术自选综合

解读变化:通用技术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选修综合则主要考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4个学习领域选修IB模块的内容。

设置自选综合会考主要想通过考试的导向和检测功能,促使学校按规定开设选修课程,保证学生自主选课落到实处。不是高考不考就不用学,新课程要求学生从12个模块中自选的6个修习,高中会考也会针对这一实际,12个模块的卷子都出,由学生自己挑选考试的内容。

3、取消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

解读变化:这些项目与通用技术的实际操作部分、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休息状况,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反映,所以不另作考查。

4、适当分散考试时间,减少考试内容。

解读变化:原来的高中会考主要考三门,从今年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科目将安排为4个3,即分布在4个学期、每学期考3门。

具体地说,高一第二学期考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高二第一学期考英语、物理、化学,第二学期考思想政治、生物、通用技术;高三第一学期考语文、数学和自选综合。除了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会考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IA模块、自选综合考察学生自主选修的IB模块以外,其余学科只考必修内容。

5、强化高中会考学业评价、监测质量、改进教学的功能。

解读变化:今后,普通高中会考成绩将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考不及格科目超过一门,就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也就是说,学生要高中毕业,必须取得三方面内容的合格,即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学分以及会考成绩。同时,综合高中(班)学生如要取得普通高中毕业文凭,必须参加普通高中会考。

6、普通高中会考成绩采用等级制。

解读变化:会考成绩分为A、B、C、E四级等第,其中E为不合格,补考成绩分P、E两等,分别为合格和不合格。

新会考与2009年高考的关系——

高中会考成绩除了能衡量学生毕业水平外,更将成为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我们会将高中会考成绩以一个明显的形式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准备像其他城市那样,将会考成绩按比例计入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否则就变相地把高考提前了。刘宝剑主任说。

相关背景链接——

据了解,从1988年开始,浙江省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高中生进行会考,对于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面对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会考留与不留,省教育厅有过审慎的考虑。

虽然目前我省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初升高比例已接近95%,但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充足,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色彩还比较浓。而高中会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以防止学生群体性偏科,并且可以较为全面地反应考生的学业基础状况。所以,我省决定还是将高中会考制度延续下去,并加以完善。省教研室主任、同时作为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宝剑对于政策的出台做了解释。

■关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规:建立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

解读变化:从高一第一天就开始的成长记录  

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为每位学生建立高中生成长记录,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

记录内容包括课程修习记录(记录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修习的模块名称、学时、模块测试成绩、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记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以及素质发展记录(记录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情况,如获奖情况、活动评价等)。

些记录每学年整理一次,整理结果统一上报汇总到浙江省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解读变化:和成绩同样重要的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在高中三年学生成长记录的基础上做的,一般到高三才做,但它的重要性与考试成绩一样。省教育厅评价处处长钱万军说。

据钱处长介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分三部分:

1、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也为后续教育提供参考。由于这些都是难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所以采用综合评语的形式进行定性描述。

2、课程休息与学业评价:主要通过记录学生高中课程的修习状况与学业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课程模块内容、学分和高中会考等第。

3、项目测评:参照初中的做法,将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四个项目组合成评定项目,进行定量评价。虽然做法与初中类似,不过内涵是有所不同的。钱处长强调说。

据了解,综合评语是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反映的情况,由班主任撰写,最后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审核确定。而测评项目是结合项目的特点,以测为主,测评结合。测评结果用A、P、E来表示,分别代表合格须努力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与2009年高考的关系——

正如刘宝剑主任一开始讲的,最终所有的测评结果都将制作成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连同高考成绩等材料提供给高等院校。这个评价结果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也是学生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在高校招生录取时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之一。在调研中,我们已经发现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考虑,涉及到会考成绩,也涉及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相信对今后学生升学会起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综合的素质培养。钱处长提醒大家。


首页 | 普通高考 | 高中会考 | 招考快讯 | 高考复习 | 精品题库 | 公告公示 | 专家指导 | 联系我们

免费共享类高考资源网站
杨府山高复学校主办    温州国鼎网络技术支持
金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E-mail:wzgaofu@126.com 
浙ICP备11039732号-1    建议使用IE6.0、1024x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