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历史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历史

[返 回]   点击数:1610   发布时间:2014/6/16 21:02:12   来源: 】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标准

 

历  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编制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制订而成的。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对象是在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历史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求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注重考查学科的基本能力,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③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整理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

④基本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能辨别、提取有效信息,能初步运用信息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初步掌握识别和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

⑥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表达技能。表述条理清楚,语言准确。

⑦初步能科学地比较不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概括其特点。

⑧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客观、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由此,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②能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说法的真伪、对错或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做出判断。

③能初步对资料的历史价值进行鉴别,对资料与观点的关系做出判断。

④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整合,使之具有一定的历史或现实意义,并据此给出中肯的评判。

⑤能根据史实,初步运用迁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历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③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具有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意识,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以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因此,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力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

 

(二)考试要求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三)学业水平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依次用A、B、C、E表示。

各等第标准分述如下:

A—优秀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A等第的考生,能系统掌握考查范围内的基本历史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准确地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准确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齐全,文句简练。

③能全面地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清楚,认识完整。

④能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方法,对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说明、论证,表述准确。

⑤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历史知识、方法,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及其观点进行正确分析、比较和评价,思想观点正确,表述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B—良好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B等第的考生,能较好地掌握考查范围内的基本历史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较好地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较好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较齐全,文句较简练。

③能较好地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较清楚,认识较完整。

④能较好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来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观点正确,表述清楚。

C—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C等第的考生,能掌握考查范围内大部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具有历史学科的一些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再认最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初步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无重大遗漏和错误。

③能初步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最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最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尚清楚,认识尚可以。

④基本掌握阅读简单历史材料的技能,能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来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和评价。观点尚正确,表述尚清楚。

E—不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E等第的考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尚未达到C等第的要求。

 

 

考试内容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2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我省现行的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以下从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两个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表格中的▲符号为对应教科书某一课的标记。

必修第一册

 

专题

知  识  条  目

考试要求

及格

优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b

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①秦的统一

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a

a

 

b

b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①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④元朝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a

a

a

a

 

a

b

b

b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②清朝军机处

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a

a

b

 

b

c

c

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①鸦片战争的背景 

  ②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

a

a

 

b

 

b

b

b

 

c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①黄海海战 

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

b 

 

b

c

3伟大的抗日战争

①卢沟桥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a

a

b

a

c 

 

b

b

c

b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

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②武昌起义的爆发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

a

a

b

b

 

b

a

b

b

c

3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五四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一大”

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④国民革命

⑤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⑥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⑦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b

b

a

a

b

b

b

 

b

b

b

b

b

b

c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a

b

a

 

b

c 

b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①“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a

b 

b

 

b

b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③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a

b

b

 

b

c

b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b

a

 

c

b

2外交关系的突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a

b

a

 

b

c

b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①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②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

a

 

b

b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2卓尔不群的雅典

  ①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②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a

a

b

 

b

b

3罗马人的法律

  ①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②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a

 

b

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①光荣革命 

②《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

a

 

b

b

2美国1787年宪法

  ①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②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b 

b

 

c

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b

 

c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③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a

a

b  

 

a

b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争锋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a

 

b  

2新兴力量的崛起

   ①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b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②“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 

③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④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⑤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a

a

a

a

 

a

b

b

 

 

必修第二册

 

专题

         

考试要求

及格

优秀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a

a

a

b

b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①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②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③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a

a

a

 

b

b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市”在历代的发展

 

b

 

c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①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②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a

a

b

b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④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a

a

b

a

b

b

c

c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

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a

a

 

c

c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a

a

a

 

b

b

b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②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b

b

c

b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

 

b

 

d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②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a

a

 

b

b

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②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

 

a 

a

 

  b

b

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②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a

b

   

  

b

c

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

 

b

  

 c

3“蒸汽”的力量

   ①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②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a

a

b

  

b

b

c

4走向整体的世界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③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a

a

b

  

b

c

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自由放任”的美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b

 

b

2罗斯福新政

  ①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③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a

a

b

b

   

b

b

c

c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②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

③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

 

a

a

   

b 

b

b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②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a

b

 

b

c

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

 

a

 

b

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①欧元的诞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a

a

a

 

b

b

b

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a

a

b

 

b

b

c

 

 

必修第三册

 

 

专题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及格

优秀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a

 

b

c

2.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太学的创建

 

a

a

 

b

b

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a

 

b

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a

a

a

 

  c

b

b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①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

②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③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④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 

 

b

a

a

 

c

c

c

2.中国的古代艺术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②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③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a

a

a

 

b

b

b

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①《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②“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③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

④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

⑤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a

a

a

a

a

 

b

b

b

b

b

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顺乎世界之潮流”

①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a

b

 

b

b

2.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a

a

c

 

b

d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b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a

a

 

b

c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a

 

b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b

 

b

b

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①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a

a

b

a

 

a

b

b

b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神权下的自我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a

a

b

 

b

b

b

3.专制下的启蒙

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

 

a

 

b

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①牛顿和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a

 

c

2.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4.向“距离”挑战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a

 

b

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拜伦、雨果及其代表作

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德拉克洛瓦及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a

a

 

b

b

b  

2.碰撞与冲突

司汤达、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柴可夫斯基及其代表作《天鹅湖》

③列宾、莫奈、凡·高及其代表作

 

a

a

a

 

b

b

b

3.打破隔离的坚冰

     罗曼·罗兰、海明威、泰戈尔及其代表作

 

 

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摇滚乐的发展

电影、电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

 

a

a

 

b

 

 

 

 

 

 

 

 

 

 


首页 | 普通高考 | 高中会考 | 招考快讯 | 高考复习 | 精品题库 | 公告公示 | 专家指导 | 联系我们

免费共享类高考资源网站
杨府山高复学校主办    温州国鼎网络技术支持
金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E-mail:wzgaofu@126.com 
浙ICP备11039732号-1    建议使用IE6.0、1024x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