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考落幕。浙江教育考试院下午召集新闻媒体,通报今年高考相关情况。
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冯成火说,今年在考试过程中发现37起违纪舞弊,违纪舞弊率低于往年。全省有1人因超过规定时间,未被允许入场考试。接下来10多天,浙江将组织数千名教师网上阅卷。
通报会上,省考试院就网上热议的“作文材料有误”做出了回应。
冯成火说,今年浙江高考作文是由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考试第一天晚上,网上出现“作文材料中作家国籍有误”的说法,考试院在第一时间即高度关注,立即核查。
经命题组核查:网友反映“一作家国籍有错”的说法是对的。相关人员在处理材料时,误把“英国作家”写成了“美国作家”,其后又疏忽了对作家国籍的核对,导致了这一差错。经专家和相关部门分析评估,这一差错不影响考生审题、答题和后续评卷。
冯成火说,考试院在考试期间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此事,主要是考虑正处考试过程中,为了不影响考生的心态。“我们认为出现这种差错是不应该的,我们真诚向广大考生深表歉意,这也暴露出我们工作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网友细细分析试题材料来龙去脉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关注热点。今年,浙江高考作文有三段材料,考试当晚,许多细心网友指出作文材料中第三句话有错。
网上传的作文题如下: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网友搜索后发现,今年作文题的材料很可能出自作家刘再复的《童心百说》。这篇文章发表在2012年第15期的《读者》上。《童心百说》一共有一百段,浙江作文卷中提到的三种观点,分别选自第十七段、第二十段、第二十一段。原文如下:
17.丰子恺一辈子研究孩子,他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拐弯。艺术家的眼光如同孩子,但需要有一点弯曲。孩子眼里直射的光芒能穿透一切,包括铜墙铁壁。什么也瞒不住孩子的眼睛……
20.一直记得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 Hnxley)的大困惑和他对世界所发出的提问:为什么?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少男少女刚走出校门心理就已僵冷?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孩子在动脉硬化前四十年身心就麻木?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类尚未苍老就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
21.二十世纪菲尔丁通过他的《蝇王》再次警告: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此刻,我们应该发出最后的警告:人类的童年正在缩短。不仅枪械、毒品入侵了孩提王国,而且堂皇的“科技”也在吞并人生的黎明,孩子已变成电脑的附件和善于算计的机器。
网友指出,在百度中搜索“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时,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刘再复先生的《童心百说》,刘再复在原文中只写了作家名字“菲尔丁”,没有写明作家国籍。刘再复原文中提到的《蝇王》,作者应该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蝇王》中有没有“孩提王国”这句话?
《蝇王》中,有没有“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这句话?
记者在网上购买了《蝇王》的中文版,几乎试了每一个关键词都没有找到这句话。考虑到可能是翻译差别,又下载了《蝇王》的英文版本,请教了几位研究英美文学的老师,他们都没有在原文中找到这句话。
浙江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蝇王》的译本有多种。他找了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三个版本,都没有找到这句话。有人分析,这应该是刘再复读了《蝇王》后自己的理解。
菲尔丁是谁?
原题中提到的菲尔丁,又是何人?
吴笛说,在美国有名的作家中,并没有叫菲尔丁的,十八世纪的英国倒是有一位,叫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代表作是《汤姆·琼斯》。他是十八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也是英国启蒙运动的最大代表人物之一。
吴老师说,菲尔丁有没有说过“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这句话,查证很难。
《蝇王》这本书可能会火
有网友说,这次乌龙事件可能会意外带火《蝇王》这本书。
《蝇王》是本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主题。这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大致内容是:在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大家能和睦相处,后来变得堕落,大家互相厮杀。
在英语中,“蝇王”有“邪恶之神”的意思。在当当网上,这本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本价格是15元,截至昨晚,已有600多人评论,99.8%推荐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