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冼莉
这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微博)的学生的心声:最近我跟心理专家有很多交流,以下内容,都是口述实录、整理过的。几天以后就是高考了,我没什么可为大家做的,晚上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下了这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能在高考中超常发挥
一、高考前一周,应调整大脑兴奋时刻。大部分人起床后1小时内感觉最好,有些人夜里感觉很好。无论怎样,都要将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早9点到11点30,下午3点到5点。此能保证高考时的最好状态。
二、高考前一周应适当增加氧的摄入量。大脑在富氧的条件下,智力水平会相对上升,其回想、联想能力会大幅增加。建议爬爬山,因为森林是天然的“氧吧”,爬山可以呼吸到大量新鲜富氧空气,劳累的状态下,血氧含量会上升;同时很多人在高考前伴有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睡眠,爬爬山可以让肌肉产生劳累感,洗个热水澡,很容易就入睡,这对调整考前生物钟有很大好处。另外建议考前一周应适当运动,保持血氧量水平,此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高考考查的是许多年的知识积累。除文综科目外,其余科目在考前20天左右的复习都是“心理作用”,只是心理安慰而已。除文综科目外,其余科目要做的不是提高,而是“保温”。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学习,而是调整心态,适应高考环境和竞争压力。
把大量肾上腺素转化为能量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由心理作用导致躯体症状的不良心理状态。通常的学习中,89%的考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而高考前或高考时考试焦虑情绪几乎人人都有。有些人会表现为考试前不能安心复习、失眠,考试中出汗、心慌、气短、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轻度晕厥等身体症状。这是由于心理紧张时,大脑刺激肾上腺,身体内分泌了大量肾上腺激素而导致的。了解了症状出现的原因,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将产生的肾上腺素消耗掉即可。
如果在考试前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运动,比如打打球,围着操场跑3圈等,大量肾上腺素很快转化为能量,如果再严重,可以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如果考试时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呼吸和自我催眠法。深呼吸是指不发出声音的,使空气吸入肺部并且屏息数秒,然后缓慢将气息吐尽,再屏息数秒,然后重复,此法可以短时间内消耗掉不完全的肾上腺素。自我催眠法指的是自我放松身体上的每一块肌肉,然后在大脑中营造出快乐、自然的氛围,有兴趣的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教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