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平行志愿解读
 
平行志愿解读

[返 回]   点击数:1692   发布时间:2010/6/10 10:13:48   来源:人 】


什么是平行志愿?

 

   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3所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体育、艺术类各批次暂不设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设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注:河北省体育艺术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一批二批三批不设平行志愿,本科三批设置平行志愿),并按志愿顺序依次投档。


 

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五门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对五门科目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投档,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则对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愿(按从A至C或从A至E的顺序)全部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对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且其A志愿填报该高校,则按其A志愿投档。对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分别按有关政策,并依照考生所报志愿,进行补充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其中,对单科优秀考生,按其所填报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所院校志愿投档。

 

平行志愿填报的意事项:把握顺序记住参考口诀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  考生的投档分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后的分数(是判断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总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优秀学生,按我省政策,他可以享受20分政策性照顾加分,他的投档分就是610分。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计算机可以按位次对考生逐个检索。  

    那么平行志愿是不是只对高分考生有利呢?省高招办专业人士指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不同批次不同分数的考生都增加了选择面,每个考生可以同时填上几所梯度层次的高校,特别是每一批次都有其相对高分考生,选择面和受益面更明显,因此平行志愿对高分考生有利的同时,也一样增加了其他考生的投档机会。 

 

平行志愿风险注意规避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同时,考生定位不恰当、志愿梯度不合适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投档分未能达到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一次机会,那样变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显然也都无法投档。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注意规避风险,在专业选报上恰当定位,并根据情况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有缺陷的考生最好填报身体不受限制的专业;高校有些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专业有特殊限制,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院校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后面的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低。

 

平行志愿的填报建议


首先立足第一志愿录取 ,第一志愿采取稳妥策略
    填报高考志愿首先要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如果第一志愿走不了,即使考生能被后续志愿录取,录取你的学校与你的高考分数相比可能也会相差很大一个档次。填报第一志愿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策略,第一种是风险型策略,即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个有可能够得着的最好学校,这样报录取概率很低,风险很大,但是高风险也有可能带来高回报。第二种是稳妥型策略,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所录取把握很大的院校,或者报一所有绝对把握的院校。

对个别高分考生应鼓励他们赌一下,采取风险型策略,在某一个单个志愿拼一下,但建议多数考生还是采取稳妥型策略,以确保第一志愿录取。
第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
    选择第二志愿院校要有保底志愿。由于高考录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包括一些偶然因素综合作用,其结果很难预见,所以,总会有一部分考生落到第二志愿。怎样才能提高第二志愿的录取概率呢?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取过第二志愿的院校。只有这样,第二志愿的填报才有意义。必须强调的是,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必须有100%的把握。
    如果第二志愿保不住底,那考生的命运就不算掌握在自己手里。近几年有些好学校也曾出现过第一志愿不足。考生如果想搏一把的话,可在第二志愿中填一些与第一志愿相当甚至比第一志愿好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排序很关键
    所谓平行志愿,不是填报栏目而是属于填报技巧。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讲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因为它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
    在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没有录取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有计划余额且排序在前的院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行院校的志愿之间也应有梯度。
    平行志愿的排序不能随意,一般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排在靠前的位置。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志愿梯度,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与自己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院校和专业。盲目和随意填报志愿造成的后果最终只能由考生自己来承担。
贴线考生应回避热点
    贴线考生在选择院校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要按照通常的填报思维方式去和别人竞争好院校,应回避一下。
    往年在第一志愿没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应该是贴线生的第一志愿选择。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去年在京计划招生50人,而实际第一志愿只招了40人,还有10人需要从后面的志愿招;前年、大前年第一志愿也都没招满,贴线考生要是第一志愿报这个学校,录取机会就很大。
    对于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级的考生来说,对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不要盲目扎堆,建议那些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回避一下,果断放弃,另选别的学校。


首页 | 普通高考 | 高中会考 | 招考快讯 | 高考复习 | 精品题库 | 公告公示 | 专家指导 | 联系我们

免费共享类高考资源网站
杨府山高复学校主办    温州国鼎网络技术支持
金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E-mail:wzgaofu@126.com 
浙ICP备11039732号-1    建议使用IE6.0、1024x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