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江新高考,如何备考? |
----- 宁波专门组建了学科专家库,给高考9门学科的复习“划了重点” |
“对于新课程高考,我们希望能够调整考试次数、考试形式,减少社会各界、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消耗!”在昨天举行的“宁波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130多位高中校长和各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再次就“如何应对新课程以后的第一次高考”举行了专项研讨会,鄞州区教育局副局长俞鹏年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下月将迎来技术考试。但是,新课程受到的非议也一直没断过。面对新课程,学校、高三学生到底该何去何从?昨天的会议上,记者听到了很多声音。记者 章萍
现状 四大难题成“新高考”尴尬
一次高考变成五次高考
新方案规定除了6月7日、6月8日的考试以外,还增加了3月、9月的英语听力考试,4月、10月的技术考试。余姚中学陈云海校长说,高考总分750分,所有学生能享有“二次机会”的却只有30分。而这30分,考生、家长、校方都会很重视。也就是说从原先的一次高考,变成了五次高考。
“冲金”的选修课开课难
按照新课程高考规定,学生要分类报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就得分类开课,其中,想冲刺一本的学生要选修1B课程,1B课程总共18门课程,学生选择其中6门,最后参加60分的加试试题。
“事实上,学校开不足18门课程!”宁海柔石中学童富军校长说,师资力量不够,导致学校一般开课非常保守,他们学校今年只开了8门。据宁波市教研室调研显示,分类报考不单只是“冲金”问题,还有保底现象,总之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专科的考生,都不想放弃。
高三复习资料严重缺乏
不少高中校长反映,现在高三学生、老师最缺乏的是课外复习资料。陈云海校长说,目前,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所谓新课程高考资料基本上都是老课程的资料,冠以“新课程”帽子,“挂羊头卖狗肉”。
考试大纲迟迟不到
现在最让学校担心的问题是教学取向问题,到目前为止,新课程高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没到位,所以校方和教师都在摸索,就像“小马过河”。
备考 建议以全国新课程高考卷为蓝本
如何应对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宁波市教研室调研了四个县市区8所学校,并分析了近几年宁波大市的高考数据。
宁波市教研室主任周千红说,首先还得求稳健。根据考试院的说法,统一选拔考试的成绩仍是决定考生是否上线的唯一依据。因此,“3+文理综合”作为复习重点不能改变。
纵观全国新课程考卷和先行进入新课程的各省市高考卷,考查的内容与老课程高考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试卷结构稍有调整。所以教学和复习的内容不应有太大的改变。建议以全国新课程高考卷为蓝本,兼顾山东、广东、江苏、甘肃的新课程卷。
分类测试,是今年高考最大的改革点。各学校要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填报合适自己的学校。
鉴于选修1B作为报考一类院校的考生加试卷,目前还没有样卷可参考,各校要研究如何对一部分同学开课。宁波市教研室将提供自选模块的试卷,作为菜单让各地各校选择。
9门学科复习重点 专家一一指导
宁波市专门组建了新高考学科专家库,9位高中学科教研员针对对应学科给出了自己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详见www.liefeningbo.com.cn)。
语文
褚树荣:要保证80%以上的时间用来复习老课程高考的考点,也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复习选修1A和1B的模块,但不要本末倒置。
数学
冯斌:以专题复习为形式,重点关注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等主干知识的复习。
英语
单卫平:可分成两条线,即教材中的重点单词、重点短语、重点句型的复习和中学英语语法的全面梳理与巩固。
政治
许军国:树立得基础者得天下的观念,复习课除了块状安排时间之外,必须按学科指导意见细化每课的教学内容。
历史
陈天宁:建议复习的难度不必加大、加深,历史命题有较大的空间,复习无必要深化。
地理
郑宇醒:必修Ⅰ、Ⅱ、Ⅲ参照全国实验省区的考纲(已上网)+《学科指导意见》+初中科学和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知识(注意:学科的基本、主干知识要适当补充);IA和IB参照《学科指导意见》;区域地理参照去年文综考纲中的范围+浙江地理。
物理
董克剑:应该特别注重“物理新课程的学科指导意见”、“其它实验区公布的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课改区的物理试卷”这三方面。
化学
倪国君:将必修《化学1》、《化学2》与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整合,分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两大块,参照08年高考大纲条目,列出复习要点。
生物
王秀红:重点在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暂时参考08年的考纲和考试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