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备考策略(江苏)
太仓高级中学 史贵旺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和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备考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对比考试说明与教材对知识内容和实验要求的异同,明确哪些内容和活动建议被整合、被调整、被删去,“以考定学”
指导考生认真研究考试说明,领悟命题指导思想,理解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熟悉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及组卷原则,发挥样卷示例的指导作用,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二)重视学科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在模块化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夯实基础。
高中生物新课程是以模块方式构建的,复习时应注意挖掘反映模块主题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生理过程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各模块的知识网络,进而构建整个必修模块的知识体系。
复习课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以运用为方向,以能力为目标,要处理好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专题的划分要科学、专题的系统性、针对性要强,如针对新课程突出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特点,可设计“科学方法专题”,系统复习观察与实证、假说、演绎、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重视实验能力培养,提高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一是加强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实验的识记、理解和拓展。
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是指导考生分析和研究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总结和领悟实验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三是指导考生熟悉实验题的一般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常见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克服思维定势。
四是研究性学习,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一般3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重点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列表法、算术平均值法、图像法等。
五是重视多题型训练考生纸笔回答实验题的能力。
着重引导考生总结纸笔解答实验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和掌握总结笔答实验题的规律。
(三)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克服思维定势,要求书写认真规范、布局合理、能用简洁、清晰、逻辑性强的语言或其他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原理、事实和实验结果。
科学安排复习程序
复习阶段 |
复习内容 |
达成目标 |
复习形式 |
避免误区 |
第一轮复习 |
章节复习 |
基础知识(概念、原理、事实)基本技能 |
读透教材 |
假明白阶段 |
第二轮复习 |
综合复习 |
综合知识
科学方法
基本观点 |
专题模式 |
糊涂阶段 |
第三轮复习 |
考前强化 |
规范答题
思维校对
心态调整 |
典型题训练 |
紧张阶段 |
(四)复习方略例谈
1.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法
2.解题思维的外显化——建构思维模型
突破生理类简答题——“箱子”法
突破遗传类简答题——“三要素”法